吾乡吾民吾艺,艺术家高孝午和家乡福建大田鳌龙巡境


在时隔五年之后,农历甲辰年正月初六,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建设镇举行盛大的传统非遗一一高氏迎鳌龙巡境活动,该活动范围涉及建设镇四个村六坊,参与人数达千之众,观者数万。鳌龙,由1300多节板凳组成,全长1800余米,规模超2019年的近一倍,巡境时间从215(农历正月初六)下午6时至216日凌晨6时,长达12个小时,热烈而隆重,盛况空前。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精神饱满热情高涨的数千个高氏族人身影中,艺术家高孝午的板凳花灯和鱼灯在一片璀璨的灯火里,和谐而又别致。每次回乡过年,高孝午都会与家人一道参与家乡的民俗活动。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孝午来说,板凳龙和鳌灯巡境始终陪伴他的成长,家乡的一切是他艺术的土壤和种子,家乡的传统文化对他的艺术道路产生了持续而重要的影响。

 

据高孝午介绍,在高氏族谱记录里,板凳龙相传起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祈福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距今1700多年的西晋后期,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中原先民入闽,将板凳龙传入福建。传承千余年,三明大田板凳龙习俗保存较好,并于2008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每年元宵节前后,大田城乡民众虔诚又欢喜地组织共舞板凳龙,彰显这一非遗文化的传统性、民俗性和地域特色,板凳龙已成为一种富有观赏性和艺术性的中国龙文化。

 

2008年成为市级非遗项目的大田县㙴城高氏迎鳌灯传家训民俗活动,相传始于南宋初年,以“点灯”形式祈盼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丁、登与灯谐音)。迎鳌灯传家训民俗,有点灯-迎鳌灯-迎铁枝三部曲,是高姓家族家庭文化创造力的展现。高姓太始祖崇敬鳌的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美德,并祈盼神鳌能给子孙带来吉祥、平安、幸福、美满、上进和滚滚财运,求学可以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因而选择迎鳌灯,千年世代相传至今。迎鳌灯巡境四村六坊,持续十个小时。如此盛大规模和壮观场面,靠的是高氏千余后裔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集体奉献,是家训的优良传承和发扬光大

 

作为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板凳龙和鳌灯对于高孝午来说,是孩童时代重要的文化和艺术启蒙,在走上艺术道路后,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则是高孝午创作的重要土壤和灵感的人文积淀,都是强大的种子力量。高孝午创作脉络中,不少系列正是他基于中国文化和精神的底蕴,对之进行转化和活化,厚积薄发,深入浅出,融汇贯通,塑为当代艺术作品。“出入”“再生”“不倒”“共境”既是高孝午近十年艺术探索的系列作品的关键词,也是他以个体身份,对于全球现状、集体困境,所做的思考历程,并由此提出系列方案。以上艺术系列,高孝午在创作时,都有其家乡三明人文和个人成长经历的灵感因子。

 

近期在北京怀柔长城脚下瓦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三卅·瓦厂春旺艺术节暨 不倒翁:梦想-首发主题艺术展,和24日立春在厦门举办的【共境·共创】艺术计划第一站鼓浪屿【拍砖会】都是高孝午在甲辰龙年春节之际,秉持“当下即是”,在全球视野下,根植中国文化脉络,链接古今,探讨当下,以多元和开放的艺术形式,邀约大众共同实践“凡人艺术”

 

今春在家乡大田,高孝午携家人与高氏乡亲一道筹办鳌龙巡境,其乐融融。因为乡愁,高孝午始终在保持生生不息旺盛活力的吾乡吾民怀里寻根。因为乡望,高孝午根植乡情,努力进取,不断创新。基于此,是他立足传统文脉、在地精神、社会现场的“凡人艺术”再出发。